汨罗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突破99%,15万村民共迎“挑水时代”终结
近年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逐年攀升。在湖南省汨罗市,这一进步尤为显著。据悉,汨罗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到99%,15万村民告别了“挑水时代”,迎来了干净、便捷的自来水生活。
汨罗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薄弱,村民们生活用水主要依赖井水和山泉,不仅水质参差不齐,而且取水过程十分不便。为了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汨罗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
据了解,汨罗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工程自2015年启动以来,累计投入资金数亿元,新建、改建、扩建了数百个农村自来水厂和供水管网。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汨罗市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确保工程质量和供水安全。
如今,汨罗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到99%,15万村民告别了“挑水时代”。村民们纷纷表示,自来水进村入户后,不仅生活用水得到了保障,而且水质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以前,村民们为了取水,常常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只需打开水龙头,就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极大地提高了生活质量。
汨罗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的提升,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随着农村自来水工程的推进,汨罗市农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水产业、养殖业、旅游业等为主的产业链,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增加了村民收入。
此外,汨罗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的提升,还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过去,村民们为了取水,常常在山泉和井边洗菜、洗衣,导致水源污染。现在,自来水进村入户,村民们的卫生习惯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汨罗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的提升,是湖南省乃至全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展望未来,汨罗市将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实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的目标。同时,汨罗市还将积极探索农村供水保障机制,确保农村居民用水安全、稳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汨罗市农村地区将焕发出更加勃勃的生机,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总之,汨罗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的提升,标志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15万村民告别“挑水时代”,迎来了干净、便捷的自来水生活,这是我国农村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农村地区将实现全面发展,为广大农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 • 华容县“芥菜妈妈”灵活就业计划:边带娃边腌制,月入4000元不再是梦
- • 临湘浮标:海外仓布局欧美15国,市场占有率突破30%,引领行业新潮流
- • 岳阳县杨林街镇“共享农机”平台上线,助力农民降低种地成本35%
- • 平江智慧茶园建成,无人机植保助力春茶产量增长30%
- • 革命烈士家谱数据库建成,237名英烈后代寻亲成功,传承红色基因
- • 平江起义红色研学路线盛大开通,助力沿线10村旅游收入翻番
- • 中华大熊猫苑再创佳绩,单日接待游客破3万,互动式科普成亲子游新宠
- •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扩能,助力我国年减排目标提升至80万吨
- • 平江竹稻米种植面积突破万亩,稻田鸭共生模式助力增收30%
- • 汨罗市屈原文化传承示范区建设启动 规划打造全国龙舟文化研学基地
- • 湘阴陶瓷艺人复原岳州窑青瓷绝技,失传釉色“天青釉”重现光彩
- • 华容东湖湿地观鸟认证活动:挑战自我,解锁鸟类识别新技能,赢取独特纪念徽章
- • 岳阳楼区汴河街年货大集:非遗糖画、巴陵傩面限量定制,共庆新春佳节
- • 乡村振兴教育基金助力乡村学子,累计发放助学金1.2亿元
- • 城陵矶港铁水联运枢纽扩容,年吞吐能力再攀新高突破1.5亿吨
- • 云溪区创新举措,1.2万小学生告别趴桌午休,开启“午休躺睡”新篇章
- • 临湘市乡村教师周转房全覆盖,温暖教育梦,惠及1500名教师
- • “白云湖国际垂钓大赛激情开赛,50国选手共逐百万奖金”
- • 湘阴樟树港辣椒荣获欧盟认证,特色农产品迈向国际市场新篇章
- • 岳阳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心理健康支持覆盖全体教职工,构建和谐校园新篇章
- • 君山区生态移民新村焕新颜,家家户户接入沼气管道,迈向绿色生活新篇章
- • 《樟树港辣椒》国家标准实施,全程可控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 • 君山区钱粮湖实验小学建成全市首个“零碳校园”,光伏发电全覆盖引领绿色发展新风尚
- • 汨罗市新建8所乡镇寄宿制学校,助力解决留守儿童入学难题
- • 湘菜非遗传承人走进职校,巴陵全鱼宴技艺融入课程标准
- • 华容县“防返贫保”全面覆盖脱贫户,医疗教育兜底零遗漏
- • 临湘浮标产业合作社模式助力2000农户年分红超万元
- • 中欧班列(岳阳)开行量再创新高,回程货源招商额突破30亿
- • 岳阳与保靖携手共进,30年对口帮扶谱写辉煌篇章
- • 南湖新区建成“零碳公园”,年吸收二氧化碳超万吨,助力绿色环保新篇章
- • 全国首推“耕地地力数字质押”,农民凭土壤数据可获贷款
- • 岳阳县“长寿宴”习俗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岁老人共享九碗十三碟盛宴
- • 法国米其林大厨岳阳驻场,开启中法美食对话新篇章
- • 湘阴县创新举措:VR技术助力送戏下乡,村民体验全息花鼓戏盛宴
- • 君山银针茶文化系统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千年茶香
- • 华容东湖环湖电瓶车开通,随停随拍,AI语音讲解带你畅游美丽东湖
- • 柏祥镇桑园村驻村工作队用心收集民情台账20条,助力解决民生难题
- • 汨罗市“爱心送考”18年不间断,免费接送考生超10万人次,温情守护学子梦想起航
- • 汨罗端午文化节盛大开幕:全球首演“数字龙舟”全息投影竞渡,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
- • 《少年屈原》央视热播,取景地变身网红打卡点,带你领略历史文化之美
- • 岳阳与东盟经贸往来升温,出口农产品增幅达40%,共筑互利共赢新篇章
- • 洞庭湖江豚数量增至160头,生态修复工程获联合国点赞
- • 君山区环湖公交线路优化升级,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便民出行再添新举措
- • 湘阴水上巴士试运营:鹤龙湖至洋沙湖,船上现煮湖鲜宴,畅享水乡风情之旅
- • 平江山区“哭嫁歌”数字化保存,AI语音库收录百位老人原声,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平江县乡村学校“星空实验室”落成,山里娃观测太空成常态
- • 平江县脱贫户人均收入突破2.1万元,辣条厂与光伏分红双轨保障助力乡村振兴
- • 岳阳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0%,资源化利用全国领先,绿色生活新风尚
- • 华容芥菜产业蓬勃发展,酸菜自热火锅引领市场新风尚
- • 华容芥菜文化节盛大开幕,万吨酸菜墙成为网红打卡地标
- • 《洞庭渔歌电子改编版横扫网易云音乐,传统调式与电子乐完美融合》
- • 洞庭湖生态治理EOD项目引资65亿,打包开发12个子项目,共筑绿色未来
- • 临湘浮标小镇二期投产,年产值目标直指30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正大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扩建,年产生猪规模再创新高突破200万头
- •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考察团签约数字经济项目15个,共谋区域创新发展新篇章
- • 洞庭湖生态监测AI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实时预警准确率高达99%
- • 汨罗市创新推行“积分制治理”:村民文明行为兑换生活物资,共建和谐乡村
- • 全国首条“辣椒主题旅游公路”通车,串联20个红色椒乡,开启辣椒文化之旅
- • 花顺涛就义90周年纪念:咸丰活龙坪发现独立团作战地图原件,历史记忆得以传承
- • 湘阴县农村妇女技能培训基地开班,助力月嫂、电商人才年输出2000人
- • 岳阳楼中秋诗会:百名诗人共赏明月,激光投影再现《岳阳楼记》传奇
- • 临湘浮标小镇:智能生产引领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55亿
- • “扶贫车间华丽转身,共享工厂助力留守妇女就业2万人”
- • 华容县政务服务中心24小时不打烊,103项业务自助办理,便民服务再升级
- • 汨罗“再生资源交易税惠政策”全省推广,年减税降费5亿,助力绿色循环经济蓬勃发展
- • 樟树港辣椒基因组测序完成,分子育种提速3倍,助力农业科技创新
- • 湘阴渔光互补光伏基地并网,年发电量助力30万户家庭用电
- • 平江辣条厂建非遗工坊,游客可亲身体验108道古法辣制工艺
- • 全国首个“忧乐精神”主题研学基地盛大开放,沉浸式课程助力十万学子成长
- • 岳阳首发数字文旅NFT,千年楼景藏品1分钟售罄,开启数字藏品新纪元
- • 汨罗职校携手三一重工共建实训基地,定向培养工程机械技工500名
- • 华容县“芥菜妈妈”灵活就业计划:带娃务工两不误,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