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熊猫苑再创佳绩,单日接待游客破3万,互动式科普成亲子游新宠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和环保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关注野生动物保护,而中华大熊猫作为国宝级动物,更是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近日,位于我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中华大熊猫苑再次传来喜讯,单日接待游客数量突破3万大关,互动式科普教育成为亲子游的新宠。
中华大熊猫苑作为我国大熊猫保护、繁育和科研的重要基地,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这里不仅有大熊猫生活的乐园,还有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近年来,随着科普教育的不断深入,中华大熊猫苑逐渐成为亲子游的热门目的地。
据悉,此次单日接待游客数量突破3万大关,得益于中华大熊猫苑在科普教育方面的创新。在这里,游客们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到大熊猫的生活状态,还可以通过互动式科普教育,了解大熊猫的习性和保护现状。
互动式科普教育是中华大熊猫苑的一大特色。在园区内,游客们可以参与到大熊猫的日常护理工作中,如为大熊猫喂食、清理生活区等。此外,园区还设置了多个科普教育展馆,通过图文、视频、实物等多种形式,向游客们介绍大熊猫的生态环境、生活习性以及保护现状。
为了让游客们更好地了解大熊猫,中华大熊猫苑还推出了亲子互动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家长和孩子可以共同参与到大熊猫的科普教育中,增进亲子感情。例如,在“熊猫宝宝成长记”活动中,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观察大熊猫宝宝的生活,了解它们从出生到成年的成长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大熊猫苑在科普教育方面的创新,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为大熊猫保护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互动式科普教育,游客们对大熊猫的认识更加深入,环保意识也得到了提高。许多游客表示,通过参观中华大熊猫苑,他们更加珍惜野生动物资源,愿意为保护大熊猫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然,单日接待游客数量突破3万,也离不开我国政府对大熊猫保护工作的重视。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大熊猫保护事业的投入,推动大熊猫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大熊猫的数量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不足1000只,增加到了目前的1800余只,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总之,中华大熊猫苑单日接待游客破3万,互动式科普教育成为亲子游新宠,是我国大熊猫保护事业取得的重要成果。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在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大熊猫保护事业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让这一国宝级动物在地球上继续繁衍生息。
- • 岳阳中小学开设“龙舟特色课”,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 • 云溪区绿色化工反哺农业,生物肥料厂投产助力10万亩农田绿色转型
- • 市妇幼保健院建成湘北首个儿童罕见病诊疗中心,为罕见病患儿带来希望之光
- • 君山区钱粮湖实验小学建成全市首个“零碳校园”,光伏发电全覆盖引领绿色发展新风尚
- • 《马可·波罗的岳阳记忆》中意合拍纪录片荣获艾美奖提名,文化交融绽放光彩
- • 华容芥菜深加工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年消化原料30万吨,惠及8万菜农
- • 岳阳美食地图小程序上线,智能推荐500家宝藏店铺,让你的味蕾之旅更精彩!
- • 岳阳荣登国家首批“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绿色转型再迈新台阶
- • 职业院校定向培养产业工人5万名,助力企业降低用工成本25%
- • 华容芥菜古法腌制技艺申遗成功,万人踩缸挑战吉尼斯纪录,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岳阳楼实景解谜游戏火热上线,破译加密碑文赢取文旅大奖!》
- • 洞庭银鱼冻干技术突破,即食产品成功进军欧美市场
- • 岳阳县黄颡鱼养殖基地荣获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称号,年产量突破15万吨再创佳绩
- • 京广铁路岳阳东站华丽升级,荣膺国家一级物流基地
- • 临湘市竹制品产业园开园,留守老人编竹椅月赚2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汨罗江畔《楚辞》粽子工坊开窑,端午季订单量突破200万枚,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华容河生态治理成果斐然,荣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案例榜单
- • 智慧农业助力岳阳乡村振兴,数字技术覆盖80%农田
- •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引资30亿,助力减排二氧化碳50万吨
- • 岳阳保靖30年对口帮扶谱写新篇章:累计投入超15亿,援建项目130余个
- • 临湘竹海生态屋:全竹结构建筑,夏季恒温22℃的避暑首选
- • 岳阳抽水蓄能电站开工,总投资80亿助力电网调峰
- • 平江红色文化旅游节盛大启幕:“重走红军路”剧本杀+VR长征体验馆,带你穿越时空重温革命历程
- • 岳阳发布2035历史名城规划: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化现场”
- • 岳阳职教城建成启用,30家企业入驻共建“车间课堂”
- • 岳阳县经开区创新扶贫模式,残疾人定向招聘助力就业率提升至95%
- • 樟树港辣椒合作社分红喜人,农户亩均收益突破8万元大关
- • 城陵矶港铁水联运枢纽扩容,年吞吐能力突破1.5亿吨,助力中部崛起
- • 平江起义红色旅游专线开通,沿线村民户均增收8000元,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岳阳石化碳捕集项目签约,年封存二氧化碳50万吨,助力我国绿色低碳转型
- • 城陵矶港粮食产业园签约30万吨大豆压榨项目,投资额超20亿,助力区域粮食产业发展
- • 长岳经济走廊规划发布,2025年GDP目标突破8000亿:区域经济新引擎全面启动
- • 平江县红色旅游讲解员招聘启动,优先录用脱贫家庭毕业生,助力乡村振兴
- • 汨罗粽叶合作社助力农户致富,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云溪港疏港铁路通车,周边居民告别重型货车穿城噪音,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岳阳楼区社区医院创新技术应用,AI辅诊系统助力常见病诊疗准确率高达98%
- • 百年老店“巴陵春”推黄酒冰淇淋,首发日售罄3万支,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
- • 岳阳红色研学专列开通,助力青少年传承抗战精神
- • 华容县芥菜种植引入区块链溯源技术,扫码即可追踪“从田间到餐桌”全流程
- • 百万青少年经典活动启动,临摹范仲淹手书《岳阳楼记》碑帖传承文化瑰宝
- • “四海揽才”计划助力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带项目落户率突破40%
- • 汨罗江湿地生态奇迹:中华秋沙鸭越冬群落现踪,摄影基地年创收千万
- • 平江辣条厂打造民俗体验馆,游客可亲手制作“非遗麻辣豆干”
- • 君山芦苇画惊艳亮相巴黎设计周,非遗工艺助力乡村振兴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财政补贴新政助力2.4万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岳阳籍运动员全运会夺金,市政府百万重奖激励体育发展
- • 港澳青年岳阳研学营盛大开营,感受三天两夜“楚风士子”生活
- • 君山区“荷花宴”名扬四海,莲子炖鸭成爆款美食《舌尖上的中国》
- • 岳阳与美国五大湖地区缔结教育联盟,共筑湖泊生态教育新篇章
- • 岳阳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枢纽经济效应凸显
- • 汨罗端午习俗荣登世界非遗,龙舟产业链年产值突破3亿
- • 岳阳港工业遗址公园开放,退役塔吊变身忧乐精神主题雕塑,展现城市文化新面貌
- • 香港上市企业岳阳行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额达65亿,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华容农业大数据中心助力芥菜种植,AI技术引领亩产提升25%
- • 岳阳党政代表团赴保靖开展乡村振兴专项调研,深化“主战场”共建
- • 临湘市乡镇文体广场全覆盖,广场舞大妈用上智慧灯杆,智慧生活新篇章
- • 汨罗市家长监督委员会成立,2000名家长共同参与食堂安全检查
- • 临湘浮标小镇二期投产,年产值冲刺30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平江辣条团体标准升级,298项检测指标严控安全红线,守护食品安全新篇章
- • 岳阳创新举措,外来务工者同等享住房教育福利
- • 民营企业50强携手助力脱贫攻坚,累计投入资金超8亿元
- • 元宇宙跨境招商厅盛大启用,30家跨国企业线上签约投资18亿美元
- • 汨罗长乐甜酒街:非遗甜酒免费尝,20家老字号地图发布,品味传统韵味
- • 岳阳米粉行业协会正式成立,助力鲜湿米粉生产规范统一
- • 港澳青年岳阳研学营盛大开营,体验三天两夜“楚风士子”生活
- • 岳阳县生物医药园年营收突破百亿,抗癌新药研发填补国内空白
- • 洞庭湖生态经济联盟成立,六市共建农产品帮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 • 百名少年洞庭湖写生,生态美育作品惊艳亮相中国美术馆
- • 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整治方案,共建廉洁和谐社会
- • 便民服务点助力乡村振兴:一站式服务让助农取款、惠农补贴支取更便捷
- • 平江县山区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无人机送药助力村民健康
- • 汨罗端午龙舟竞渡升级!全球首条“数字龙舟”亮相,百支队伍角逐汨罗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