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县“芥菜妈妈”灵活就业计划:边带娃边腌制,月入4000元不再是梦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了帮助农村妇女实现灵活就业,提高家庭收入,华容县推出了一项名为“芥菜妈妈”的灵活就业计划。这项计划不仅让农村妇女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更让她们在腌制芥菜的过程中,月入4000元不再是梦。
“芥菜妈妈”灵活就业计划是由华容县政府联合当地企业共同发起的,旨在通过培训农村妇女腌制芥菜技能,帮助她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芥菜作为华容县的特色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而这项计划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据了解,该计划首先对农村妇女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技能培训,内容包括芥菜种植、采摘、腌制等环节。培训结束后,学员将获得由政府颁发的资格证书,成为“芥菜妈妈”。她们可以在家中腌制芥菜,并通过电商平台、社区超市等渠道进行销售。
“芥菜妈妈”灵活就业计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就业门槛低:该计划面向所有农村妇女,不论年龄、学历,只要有意愿参与,都可以报名参加培训。
2. 就业方式灵活:农村妇女可以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芥菜腌制,实现灵活就业。
3. 收入可观:经过培训,农村妇女的芥菜腌制技能得到提升,月收入可达4000元左右,有效提高了家庭经济收入。
4. 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芥菜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食材,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
5. 政策支持:华容县政府对“芥菜妈妈”灵活就业计划给予了大力支持,包括提供培训场地、设备、技术指导等。
“芥菜妈妈”灵活就业计划的成功实施,不仅让农村妇女实现了灵活就业,还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许多农村妇女纷纷表示,通过参与这项计划,她们不仅学到了一门实用技能,还拓宽了就业渠道,提高了家庭收入。
未来,华容县将继续加大“芥菜妈妈”灵活就业计划的推广力度,让更多农村妇女受益。同时,该县还将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开发更多类似的项目,助力农村妇女实现自我价值,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总之,“芥菜妈妈”灵活就业计划为农村妇女提供了一条实现家庭与事业双赢的途径。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相信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将走出家门,用双手创造美好未来。
- • 平江县山区“免费职业教育班”开班,助力学子学技能包就业
- • 全国首条“稻渔空间”主题高速公路服务区落户岳阳县,打造绿色出行新地标
- • 岳阳楼区创新举措,中医夜市助力健康生活,推拿针灸纳入医保报销
- • 临湘浮标产业园定向招募残疾人,手工艺岗位月薪超4000元,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企业家绿卡制度实施,助力海外精英融入我国社会生活
- • 岳阳创新举措,试行“农业技术经纪人”制度,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35%
- • 港澳青年岳阳研学营盛大开营,体验三天两夜“楚风士子”生活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财政补贴新政助力2.4万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汨罗粽娘合作社孵化20个本土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就业超5000人
- • 华为云赋能岳阳“城市大脑”,政务办事效率提升50%
- • 湘阴县多措并举,设立12个“名师工作室”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龙窖山瑶族遗址揭示唐宋药工坊:江南药库历史认知再升级
- • 云溪区试点“AI教师助手”,备课效率提升40%,教育信息化迈出新步伐
- • 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产值突破500亿,全国最大再生铝基地投产,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岳阳与保靖携手共进,30年对口帮扶谱写辉煌篇章
- • 长江中游城市群港口联盟成立,岳阳港新增航线12条,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 • 岳阳县茶油品牌扬帆中东,年出口额突破3亿,助力乡村振兴
- • 湘阴县乡镇充电桩全覆盖,新能源农机推广助力低碳春耕
- • 岳阳三荷机场新增航线,直飞10大城市,凭机票享门票折扣,畅游全国!
- • 临湘浮标产业绿色转型,环保材料产品占据全球市场70%
- • 岳阳县经开区创新扶贫模式,残疾人定向招聘助力就业率提升至95%
- • 君山区孤儿助学标准提升至每年2万元,助力孤儿学子迈向研究生阶段
- • 汨罗市“爱心送考”18年不间断,免费接送考生超10万人次,传递社会正能量
- • 全国首创“飞地经济”税收分成机制,成功吸引30个异地投资项目
- • 平江县农村公路提质三年行动圆满收官,800公里“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
- • 君山银针茶文化系统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千年茶香
- • 汨罗市“爱心助考”车队:15年如一日,温暖农村高考生心田
- • 云溪区“午休躺睡”工程启动,1.2万小学生告别趴桌午休新篇章
- • 岳阳试点“用地清单制”,项目前期审批时限压缩70%,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 • 樟树港辣椒基因组测序完成,分子育种提速3倍,助力农业科技创新
- • 华容芥菜古法腌制技艺申遗成功,万人踩缸挑战吉尼斯纪录,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升级,助力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
- • 洞庭湖麋鹿种群突破300头,野生观测站对外开放见证生态保护新篇章
- • 君湖区慢性病药品直送家门,脱贫户微信下单次日达,助力健康扶贫新举措
- • 平江县辣条产业园升级助力扶贫,辐射30个贫困村,户均年分红破万元
- • 岳阳楼《岳阳楼记》全球诵读大会盛大举行,20国汉学家共襄盛举
- • 南湖新区建成“零碳公园”,年吸收二氧化碳超万吨,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 南湖新区创新举措,推出“零碳端午”活动,可降解龙舟材料荣获国家专利
- • 岳阳县经开区创新扶贫模式,残疾人就业率提升至95%
- • 岳阳“共享农场”模式走红,城市家庭可远程认养2亩稻田,体验田园生活新风尚
- • 君山区渔民新村建成,退捕渔民拎包入住精装房,幸福生活新篇章
- • 洞庭全鱼宴: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食遗产保护案例”名录,传承中华美食文化
- • 岳阳县巴陵戏“濒危唱腔抢救工程”启动,AI技术助力复原失传曲牌12首
- • 岳阳“稻虾共作”模式全国推广,亩均增收超3000元,农业发展新引擎
- • 华容县防返贫保险助力10万人,医疗教育兜底保障零遗漏
- • 岳阳试点农田生态系统GEP核算,创新生态价值可抵押贷款助力乡村振兴
- • 岳阳畜禽粪污变身生物天然气,万户村民用上清洁能源
- • 数字屈原与汨罗:全息投影展中的AI诗人即兴对赋之旅
- • 百年老店巴陵春黄酒焕新,低度果味系列引领潮流
- • 华容县芥菜种植引入区块链溯源,扫码即可了解“从田间到餐桌”全流程
- • 全国首条生物降解农膜生产线投产,年消化秸秆废弃物10万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洞庭南路历史街区焕新颜:声音博物馆收录72种传统行业吆喝,传承历史文化
- • 岳阳长江公铁大桥开工,引领世界桥梁建设新潮流:首座双层悬索桥即将诞生
- • 华容县东湖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级称号,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80种
- • 汨罗龙舟VR体验馆开馆,年轻人“云划龙舟”破圈传播传统文化
- • “临湘采茶山歌大赛开锣,AI评分系统助力非遗曲调传承”
- • 长江经济带数字贸易港启动,30家头部电商平台签约共建,共绘数字经济新蓝图
- • 云溪区化工园公益岗位助力困难家庭,月薪保底2800元,温暖人心
- • 南湖新区建成“零碳公园”,年吸收二氧化碳超万吨,助力城市绿色发展
- • 岳阳小龙虾全产业链产值破百亿,“麻辣教授”直播带火预制菜,岳阳经济新引擎加速运转
- • 岳阳低空经济试验区启动,亿航智能载人无人机生产基地落户,开启智慧航空新时代
- • 君山岛新添“麋鹿观测站”,乘船探秘洞庭湖湿地秘境
- • 岳阳发放科技创新券 助力中小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 • 君山区渔民新村建成,退捕渔民拎包入住精装房,幸福生活新起点
- • 首届岳阳黄茶美食文化周签约订单突破8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职业院校定向培养产业工人5万名,助力企业降低用工成本25%
- • 城陵矶综合保税区新签外资项目23个,进出口额同比增长62%,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平江幕阜山树屋酒店:悬崖无边泳池,星空观测台开放预约,开启自然与星空的浪漫之旅
- • 宋代“水上茶市”遗址复原模型将进校园巡展,揭秘千年茶文化
- • 华容芥菜“企业+基地”模式,8万菜农共享产业红利
- • 平江县“百校焕新”工程圆满收官,127所农村学校实现智慧教室全覆盖
- • 汨罗端午习俗活化利用,龙舟制作村年产值破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