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循环经济园设“扶贫车间”,废旧家电拆解助力800人脱贫
在湖南省汨罗市,一座充满活力的循环经济园正在崛起,其独特的“扶贫车间”模式,为当地贫困人口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径。这里,废旧家电拆解项目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更帮助了800余人成功脱贫。
汨罗循环经济园位于汨罗市城区西部,占地面积约1000亩。园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集废旧物资回收、拆解、加工、利用为一体,致力于打造一个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园区。其中,废旧家电拆解项目是园区的亮点之一。
废旧家电拆解项目主要针对废旧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进行拆解、分类、回收和再利用。在这个过程中,园区设立了“扶贫车间”,为当地贫困人口提供就业机会。这些“扶贫车间”不仅为贫困人口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还帮助他们掌握了一技之长,为今后的生活奠定了基础。
在“扶贫车间”工作的张大姐说:“以前在家里闲着,生活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在这里上班,每个月能赚2000多块钱,生活好多了。”张大姐的丈夫因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经济来源有限。自从来到“扶贫车间”工作后,家里的日子渐渐好转。
汨罗循环经济园的废旧家电拆解项目,每年可处理废旧家电100万台,回收利用各种金属、塑料、玻璃等资源。这些资源经过处理后,可再次投入到生产中,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该项目还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汨罗循环经济园的“扶贫车间”不仅帮助了800余人脱贫,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据统计,园区成立以来,已累计帮助当地贫困人口实现脱贫800余人,带动周边地区就业人数超过1000人。
汨罗循环经济园的“扶贫车间”模式,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正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汨罗循环经济园的实践表明,循环经济与扶贫工作相结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未来,汨罗循环经济园将继续扩大“扶贫车间”规模,提高废旧家电拆解能力,为更多贫困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园区还将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为我国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汨罗循环经济园的“扶贫车间”模式,为我国循环经济与扶贫工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地方,800余人的脱贫故事正在继续,为更多贫困人口带来了希望和未来。
- • 平江辣条产业迈入标准化时代:298项指标严控食品安全
- • 云溪区职业病防治中心挂牌,免费体检关爱化工从业者健康
- • 君山区退捕渔民转产护渔员,月薪3000元守护洞庭生态
- • 临湘浮标小镇荣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年产值突破60亿
- • 湘阴县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课后服务工时可兑换调休,创新举措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汨罗江湿地:中华秋沙鸭越冬群落栖息地,生态摄影基地年创收千万
- • 汨罗市实施“一站式”医疗救助,脱贫户住院自费比例降至5%以内,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岳阳农村污水治理成效显著,省级美丽屋场建设稳步推进
- • 岳阳籍运动员在全运会夺金,市政府重奖百万激励体育发展
- • 城陵矶港铁水联运枢纽扩容,年吞吐能力再攀新高突破1.5亿吨
- • 岳阳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百亿,领跑中西部发展新潮流
- • 汨罗市创新举措:2000名家长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监督,共筑孩子健康防线
- • 君山银针茶饼闪耀罗浮宫,中国茶艺表演征服法国美食家
- • 正大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式落地,年产生猪100万头全产业链布局显现
- • 华容芥菜“企业+基地”模式,8万菜农共享产业红利
- • 华容县马鞍山实验学校机器人战队勇夺VEX世锦赛亚太区冠军,展现中国青少年科技实力
- • 平江起义纪念馆红色话剧《烽火幕阜》巡演启幕,群众演员招募火热进行中!
- • 张谷英村荣膺“全球最佳民俗旅游村”,明清古宅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
- • 君山银针黄茶荣获欧盟有机认证,出口单价翻三倍,绿色品质引领茶界新潮流
- • 乡村振兴导师团下乡,院士工作站落地田间: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平江县山区道路硬化工程竣工,30个村焕新颜告别“泥巴路”
- • 智慧养老平台助力社区,全市5万老人享受“一键呼叫”便捷服务
-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突破百亿大关,为中小微企业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 • 平江腊八节百家宴破纪录,千户村民共烹非遗柴火粥,传承民俗文化新篇章
- • 岳阳千人共烹百米剁椒鱼鳞墙:一场刀光与非遗的交响
- • 湘阴县教育创新举措:设立12个“名师工作室”助力培养300名骨干教师
- • 湘阴县危房改造清零,D级危房户迁入装配式安全住房,幸福生活新篇章
- • 中国建材光伏玻璃项目签约,助力华中地区产业链升级,填补行业空白
- • 医药健康产业招商推介会硕果累累,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高达87亿
- • 张谷英村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古村旅游年入破亿,焕发新活力
- • 汨罗市爱心送考18年不间断,免费接送考生超10万人次,温情守护高考路
- • 云溪茶油拌饭荣登市级非遗名录,百名主播直播古法榨油引百万人围观
- • “乡村振兴战略下,共享法庭助力纠纷不出村,共筑和谐乡村新篇章”
- • 君山岛爱情邮局正式上线,寄出洞庭湖限定版“麋鹿明信片”,浪漫情书传递湖光山色之美
- • 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全覆盖,助力涉农信访量下降60%
- • 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20位老匠人携手授艺,传承文化薪火
- • 汨罗再生资源交易平台年撮合交易额突破千亿,区块链溯源技术实现全覆盖
- • 岳阳红色研学专列开通,红色之旅再添新篇章
- • 临湘浮标产业迈向新高峰:年产值突破50亿,碳纤维智能钓具生产线投产
- • 平江酱干制作技艺走进校园,万名学子共赴“豆香课堂”非遗之旅
- • 全国首条“长江公益教育船”启航,为沿湖儿童送教上门,点亮希望之光
- • 君山区“江豚保护公益岗”助力慢性病患者就业,共创美好未来
- • 岳阳东站实现“高铁地铁无缝换乘”,日均惠及10万人次
- • 岳阳楼区非遗杂技周精彩纷呈:高空绸吊与巴陵古彩戏法轮番上演
- • “汨罗屈子祠端午研学营:传承文化,体验传统‘楚辞粽’与‘艾草香囊’制作”
- • 洞庭湖全鱼宴挑战吉尼斯,万人共品48道湖鲜创纪录
- • 全国首个“氢能船舶”研发基地落户岳阳,抢占绿色航运新赛道
- • 洞庭湖湿地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荣膺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案例
- • 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村:养殖废弃物零排放的绿色实践
- • 汨罗端午龙舟产业链成型,30个传统工艺村共享发展红利
- • 平江县辣条工坊助学计划启动,助力贫困生半工半读免学费
- • 岳阳“巴陵全鱼席”申报国家级非遗,48道工序还原千年渔家宴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财政补贴新政助力2.4万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湘阴陶瓷艺人复原岳州窑青瓷绝技,失传釉色“天青釉”重现人间
- • 法国米其林大厨岳阳驻场,中法美食对话启幕
- • 岳阳预制菜产业园签约海底捞,年供应火锅食材超5亿元,共筑美食产业新篇章
- • 革命烈士家谱数据库建成,237名英烈后代寻亲成功,传承红色基因
- • 岳阳楼街道打造方言博物馆,AI系统再现明清巴陵官话韵味
- • 岳阳农村公路提质三年行动圆满收官,铺就“组组通沥青路”幸福路
- • 湘阴樟树港辣椒品牌溢价显著,千亩基地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 • 岳阳县易地搬迁安置区通5G,留守儿童享受远程教育新体验
- • 临湘浮标光影艺术节盛大亮灯,10万枚浮标演绎“银河落九天”的璀璨奇观
- • 临湘浮标产业村:年产值超30亿,岳阳造浮标全球市场占比七成
- • 平江幕阜山生态修复工程圆满完工,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至76.8%
- • 科技型企业“人才贷”发放超30亿,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 • 平江县山区创新引入无人机送急救血样,检验效率提升4小时,助力医疗救援
- • 洞庭湖小龙虾:出口量全国第一,年创汇超5亿美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范仲淹思想全球论坛永久会址落户岳阳,首发多语种研究丛书,传承千年文化智慧
- • 南湖新区倾力打造“诗歌小镇”:千块石刻记录历代洞庭诗词
- • 临湘市浮标电商孵化基地盛大启用,百名青年直播带货突破千万大关
- • 岳阳花鼓戏进百村,非遗传承人点燃30个乡村文化合作社新活力
- • 《江湖千古事》:岳阳历史名人动漫登陆B站,周更点击破千万,文化传承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