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稻米合作项目在岳阳落地,非洲学员深入学习杂交水稻技术
近日,我国中非稻米合作项目在湖南省岳阳市成功落地,吸引了来自非洲多国的学员前来学习杂交水稻技术。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实力,也为中非农业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
杂交水稻技术作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典范,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此次中非稻米合作项目的落地,旨在通过技术交流与合作,帮助非洲国家提高稻米产量,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
在岳阳,非洲学员们参观了杂交水稻试验田,亲眼目睹了杂交水稻从播种、生长到收割的全过程。他们纷纷表示,通过实地考察,对杂交水稻技术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在为期两周的培训中,非洲学员们不仅学习了杂交水稻的种植技术,还了解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培训课程内容丰富,包括杂交水稻育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
为了使非洲学员更好地掌握杂交水稻技术,我国农业专家们还精心设计了实践环节。学员们分组进行田间操作,亲自动手种植杂交水稻,体验从播种到收割的全过程。在专家的指导下,学员们逐渐掌握了杂交水稻的种植技巧。
此外,为了帮助非洲学员将所学技术带回本国,我国还为他们提供了杂交水稻种子、肥料等物资。同时,我国还将继续派遣农业专家赴非洲国家进行技术指导,确保杂交水稻技术在中非农业合作中发挥最大效益。
中非稻米合作项目的成功落地,得到了非洲国家的高度评价。非洲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让他们受益匪浅,将把所学技术带回本国,为提高本国稻米产量、改善民众生活作出贡献。
我国农业专家表示,中非稻米合作项目是中非农业合作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动非洲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未来,我国将继续深化与非洲国家的农业合作,为非洲国家农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此次中非稻米合作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全球农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中非稻米合作项目的落地岳阳,不仅为非洲学员提供了学习杂交水稻技术的平台,也为中非农业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杂交水稻技术必将在非洲大地生根发芽,为当地农业发展带来更多福祉。
- • 岳阳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跃居全省第一,展现体育教育新成果
- • 岳阳石化碳捕集项目签约,年封存二氧化碳50万吨,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
- • 三荷机场扩建启动,国际货运航线通达东盟十国,助力我国物流发展
- • 汨罗江龙舟竞渡赛刷新纪录,12国队伍角逐“屈原杯”展现国际文化交流盛况
- • 洞庭黄颡鱼种质资源库:守护濒危品种,打破国外基因垄断
- • 湖南理工学院荣获“长江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批准,助力环保事业再上新台阶
- • 汨罗长乐镇非遗甜酒产值突破8000万,600农户实现“作坊变工厂”华丽转身
- • 《马可·波罗的岳阳记忆》中意合拍纪录片荣获艾美奖提名,文化交流再结硕果
- • G240君山段快速化改造启动,全程取消红绿灯,助力区域交通升级
- • 湘江湘阴段发现明代商船遗址,出水瓷器填补湖湘商贸史空白
- • 岳阳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孵化“新农人”,年销农产品30亿,助力乡村振兴
- • 临湘长江岸线复绿工程圆满完工,新增生态林带12公里,守护长江生态屏障
- • 岳阳县巴陵戏“濒危唱腔抢救工程”启动,AI技术助力复原失传曲牌12首
- • 湘阴湖区渔家水上婚礼:打造文旅IP,年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
- • 汨罗市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园投用,300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共筑美好新生活
- • 君山银针茶乡行:沉浸式体验,尽享采茶炒茶乐趣,专属茶树年卡等你来认领
- • “岳阳‘一村一幼’工程助力脱贫攻坚,温暖5万留守儿童成长之路”
- • 鹿角窑址考古新发现:唐宋瓷器碎片揭示“南青北白”贸易网历史脉络
- • 华容县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成立,年干预心理问题案例300起,守护教师心灵健康
- • 君山区农村污水处理成效显著,黑臭水体全面清零
- • 左宗棠数字人化身文旅大使,实时解答西征历史细节
- • 岳阳全鱼宴荣膺“中国地标美食”,24道工序重现乾隆御膳传奇
- •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助力百万农民,水质达标率高达99.8%”
- • 洞庭银鱼蒸蛋:年销超300万份,岳阳楼景区非遗美食闪耀江湖
- • 集体经济“消薄攻坚”,空壳村全部清零——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 • 平江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获批:总投资180亿,华中地区最大“绿电水库”即将崛起
- • 汨罗“再生资源税惠包”全省推广,年减免税费超8亿,助力绿色循环发展
- • 汨罗粽娘合作社孵化20个本土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就业超5000人
- • 汨罗龙舟队扬帆意大利威尼斯,楚风船型惊艳水城赛艇节
- • 岳阳跨境电商综试区交易额突破80亿,同比增长150%,谱写外贸新篇章
- • 云溪区化工园定向招工,200名困难群众变身“安全巡检员”
- • 君山岛国际爱情文化节:万盏萤火虫灯点亮洞庭,情侣共植“连理树”
- • 岳阳米粉行业协会成立,鲜湿米粉保质期延长至7天,行业迈入新纪元
- • 岳阳中小学开设“龙舟特色课”,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弘扬传统文化新风尚
- • 岳阳县农村养老服务中心投用,空巢老人享“一键呼叫”服务,幸福晚年生活再升级
- • 岳阳首个县域碳普惠平台上线,步行骑车换生态农产品,绿色出行新风尚
- • 樟树港辣椒基因组测序完成,分子育种提速3倍,农业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 • 湘阴县小龙虾智能养殖舱投运,恒温技术革新养殖周期缩短30天
- • 岳阳楼区试点“无证明社区”:22项证明改为数据共享核验,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 • 华容县马鞍山实验学校智慧操场启用,AI体能监测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 • 君湖区创新举措,慢性病药品直送家门,助力脱贫户便捷生活
- • 临湘市浮标产业带火渔具主播,300名村民转型带货达人
- • 岳阳楼区家政扶贫联盟扩容,助力低收入妇女免费技能培训覆盖5000人
- • 张谷英村荣膺“全球最佳民俗旅游村”,明清古宅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
- • 汨罗市长乐甜酒非遗工坊扩产,助力800户家庭年增收超3万元
- • 湘阴樟树港辣椒品牌溢价显著,千亩基地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 • 平江石牛寨悬崖实景剧《丹霞传说》惊艳亮相,300米峭壁成天然舞台
- • 华容“零彩礼集体汉婚”风头劲,百对新人身着周制婚服行沃盥礼
- • 君山区环湖公路提质改造圆满完成,30个村告别“颠簸路”时代
- • 平江酱干荣登纽约时报广场,非遗美食全球推介会引发热议
- • “乡村教师安居计划落地生根,800套周转房助力留住教学骨干”
- • 君山区“江豚保护公益岗”助力慢性病患者就业,共创美好未来
- • 岳阳县易地搬迁安置区通5G,留守儿童享受远程教育新体验
- • 岳阳石化碳捕集项目签约,年封存二氧化碳50万吨,助力我国绿色低碳转型
- • 岳阳君山岛领跑碳中和景区,率先实现零排放运营
- • 岳阳红色研学专列开通,红色之旅再添新篇章
- • “芥菜+光伏”农光互补模式创新推广,万亩菜田年发电2亿度,绿色农业与清洁能源完美融合
- • 湖南理工学院再创辉煌:获批博士点,洞庭湖生态研究跻身国家级学科
- • 岳阳石化碳捕集项目签约,年封存二氧化碳50万吨,助力我国绿色低碳发展
- • 汨罗市“爱心送考”18年不间断,免费接送考生超10万人次,传递社会正能量
- • 《洞庭渔歌改编交响乐,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水上天籁——一场中西文化交融的音乐盛宴》
- • 洞庭湖生态治理EOD项目引资65亿,打包开发12个子项目,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洞庭全鱼宴:一席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食遗产保护案例”的湘菜盛宴
- • 全国首条“辣椒主题旅游公路”通车,串联20个红色椒乡,开启辣椒文化旅游新篇章
- • 平江酱干产业年产值突破30亿,非遗工艺助力2万农户增收
- • 无人机物流助力乡村振兴,生鲜配送时效缩短至1小时
- • 白泥湖国家湿地公园成为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的稳定栖息地
- • 华容县农村危房改造圆满完成,D级危房动态清零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基础教育创新论坛在岳阳召开,“双减”课后服务案例成焦点
- • 汨罗端午文化园盛大开园,非遗龙舟制作技艺引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参观学习
- • 城陵矶港跨境电商综试区蓬勃发展,落户企业突破500家,年交易额冲刺200亿
- • 平江酱干:传统美食的非遗传承,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非遗保护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