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谷英村古建筑榫卯结构三维激光扫描完成,毫米级还原历史风貌
近日,我国历史文化名村——张谷英村的一处古建筑群,成功完成了三维激光扫描工作。此次扫描技术的高精度达到了毫米级,为古建筑榫卯结构的保护与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张谷英村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这里保存着大量的明清时期古建筑,被誉为“江南第一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群是张谷英故居,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榫卯结构闻名于世。
榫卯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连接方式,它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得木构件之间无需使用钉子,仅凭卯榫的紧密咬合,就能达到牢固稳定的连接效果。这种结构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此次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为张谷英村古建筑群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了有力保障。扫描过程中,技术人员利用高精度的激光设备,对古建筑群进行了全方位、无死角的数据采集。经过数据处理,古建筑群的每一个细节都得到了毫米级的还原。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优势在于,它能够真实、全面地记录古建筑群的现状,为后续的保护、修复工作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同时,这项技术还可以为古建筑群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因盲目修复而破坏其历史风貌。
据了解,此次扫描工作由我国一家专业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的高新技术企业承担。该公司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曾为多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此次张谷英村古建筑群的三维激光扫描工作,标志着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为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扫描工作还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相关部门表示,将充分发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优势,加强对张谷英村古建筑群的保护,让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下去。
总之,张谷英村古建筑群三维激光扫描工作的完成,不仅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国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 • 洞庭湖跨湖大桥主塔封顶,未来交通枢纽预计2026年通车
- • 岳阳农村公路提质三年行动圆满收官,铺就“组组通沥青路”幸福路
- • 岳阳县经开区设立残疾人就业基地,手工艺品年销千万元,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云溪古法茶油拌饭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名主播直播榨油引千万流量
- • 汨罗市新建8所乡镇寄宿制学校,助力解决留守儿童入学难题
- • 临湘市“浮标工人家园”落成,产业工人喜提成本价婚房
- • 平江辣条出口额同比激增200%,北美市场占有率攀升至首位
- • 平江县“辣条专业村”户均年收入突破25万,直播带货助力全产业链升级
- • 云溪港疏港铁路通车,周边居民告别重型货车穿城噪音,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汨罗长乐镇中学“诗联文化”课程走红,学生作品闪耀《诗刊》
- • 汨罗江畔《楚辞》粽子工坊开窑,端午季订单量突破200万枚,传承与创新共绘节日新篇章
- • 鹿角窑址考古新发现:唐宋瓷器碎片揭示“南青北白”贸易网历史脉络
- • 银发调解队活跃乡间,年均化解矛盾超千件,谱写和谐乡村新篇章
- • 百名少年匠心独运,半年绘制《数字清明上河图》展现巴陵古韵新貌
- • 中非稻米合作项目在岳阳落地,非洲学员深入学习杂交水稻技术
- • 华容农业大数据中心启用,AI精准助力10万亩芥菜种植迈向智能化新篇章
- • 临湘浮标小镇:全球最大渔具基地敞开大门,邀您体验DIY手工浮标乐趣
- • 湘鄂赣边跨省合作产业园盛大开工,首批入驻企业投资总额超80亿,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岳阳实施“雁归工程”,助力3000名乡贤返乡创业
- • 平江酱干跨界联名国潮品牌,辣条口味冰淇淋横空出世,掀起美食新潮流!
- • 全国首个“5G+北斗”智慧渔政系统在洞庭湖启用,开启智慧渔政新时代
- • 岳阳县山区“健康驿站”投用,AI诊断系统10分钟出结果,为山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 • 《岳阳名人年谱长编》日文版问世,东京大学举行首发仪式
- • 平江起义纪念馆创新举措,互动话剧《烽火1928》让观众化身红军战士重温革命岁月
- • 岳阳县杨林中学荣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校,培养精英球员12名
- • 全球留学生岳阳过春节,包粽子写楚简体验“东方狂欢节”
- • 职业院校定向培养产业工人5万名,助力企业用工成本下降25%
- • “水稻田碳汇监测系统上线,每亩稻田年碳交易可获200元,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天下洞庭”诗歌大会启幕,百位诗人共绘湖湘情怀画卷
- • 临湘浮标:打造全球物流新标杆,市场占有率突破30%,覆盖欧美15国
- • 华容禹山古银杏群落焕新开放,千年古树下感受宋代点茶技艺魅力
- • 屈子文化园荣膺国家级非遗示范基地,端午民俗活动再掀热潮
- • 湘赣边乡村振兴协作区落地,共建34个产业飞地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岳阳农村快递进村率100%,农产品24小时直达北上广,助力乡村振兴
- • 汨罗市棚改安置社区配建幼儿园,贫困户子女优先入园,助力教育公平
- • 湘阴县民俗博物馆盛大开馆,千件农耕器具见证洞庭湖千年变迁
- • 岳阳打造“水铁公空”多式联运枢纽,物流成本降幅显著
- • 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学院落户岳阳,助力中国餐饮管理人才培养新篇章
- • 华容东湖湿地观鸟认证活动:挑战自我,解锁鸟类识别新技能,赢取独特纪念徽章
- • 洞庭银鱼蒸蛋年销500万份,岳阳楼景区非遗美食打卡标配
- • 平江“辣条专项贷”投放超30亿,助力小微企业全产业链发展
- • 岳阳楼《岳阳楼记》全球诵读大会盛大举行,20国汉学家共襄盛举
- • 湘阴岳州窑复烧仪式:游客体验拉坯乐趣,烧制专属陶器
- • 全国首条“名人故居元宇宙游线”上线,穿越对话7位历史人物,开启沉浸式历史体验之旅
- • 岳阳乡村振兴综合考评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打造湖南样板
- • 洞庭渔歌生态剧场落成,声景系统重现1930年代渔火号子,传承湖湘文化新篇章
- • 华容县村史馆全覆盖,300名乡贤捐文物,共筑农耕记忆传承之路
- • 探秘临湘浮标工坊民宿,体验亲手制作浮标钓黄盖湖野生鱼的乐趣
- • 岳阳楼区社区医院引领医疗创新,AI辅诊系统准确率达98%
- • 岳阳剪纸艺人创作《百鸟朝凤》百米长卷,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展现剪纸艺术魅力
- • 湖南理工学院获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助力洞庭湖生态研究迈向新高度
- • 《暗战1928》:平江红色剧本杀上线,揭秘真实历史事件
- • 洞庭湖水下考古揭示屈原行舟遗迹:楚式船桨出土见证历史沧桑
- • 湘阴县乡村教师驻村支教,助力贫困生课后辅导全覆盖
- • 临湘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竣工,助力绿色产业园区蓬勃发展
- • 华容县职业中专实训楼启用,智能农业大棚与食品检测实验室助力人才培养
- • 无人机物流助力乡村振兴,生鲜配送时效缩短至1小时
- • 岳阳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突破150万亩,年产值冲刺80亿大关,农业发展再创新高
- • 洞庭湖区防洪安居工程竣工,3万村民喜迁生态新村
- • 岳阳跨境电商综试区交易额突破80亿,增长150%,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湘阴岳州窑复烧盛典启动,游客可亲手烧制“一带一路”主题瓷器
- • 临湘浮标产业村:年产值超30亿,岳阳造浮标全球市场占比七成
- • 临湘市乡镇文体广场全覆盖,广场舞大妈用上智慧灯杆,智慧生活新体验
- • 《洞庭渔歌响彻国家大剧院,68岁原生态合唱团传承非遗魅力》
- • 湘鄂赣边文旅联盟成立,开启“一票通游三省”新篇章
- • 君山区江豚湾生态公园盛大开园,渔村蜕变为热门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
- • 岳阳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0%,资源化利用全国领先,绿色生活新风尚
- • 张谷英村古建筑群启动数字孪生工程,毫米级还原明清榫卯技艺
- • 岳阳首发数字文旅NFT,千年楼景藏品1分钟售罄,开启数字藏品新纪元
- • 岳阳试点农田生态系统GEP核算,创新生态价值可抵押贷款助力乡村振兴
- • 南湖新区建成“零碳公园”,年吸收二氧化碳超万吨,助力绿色环保新篇章
- • 湘阴水上巴士试运营:鹤龙湖至洋沙湖,船上现煮湖鲜宴,畅享水乡风情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