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老坛酸菜开坛仪式盛大举行,30吨酸菜缸成网红打卡点,申遗之路再迈新步伐
近日,我国湖南省华容县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华容老坛酸菜开坛仪式”,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媒体的关注。活动现场,30吨酸菜缸成为了网红打卡点,华容老坛酸菜的申遗之路再迈新步伐。
华容老坛酸菜,作为我国传统发酵食品的代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选用优质蔬菜,经过精心发酵,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此次开坛仪式,旨在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美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品尝到华容老坛酸菜的独特风味。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随着主持人宣布开坛仪式开始,现场气氛瞬间高涨。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一坛坛酸菜从坛中取出,展示给观众。这些酸菜缸重达30吨,直径约2米,高约1.5米,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哇,这酸菜缸好大啊!”一位游客不禁发出惊叹。许多游客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瞬间,希望能将这份喜悦分享给更多的人。
在开坛仪式上,华容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华容老坛酸菜作为我国传统美食的代表,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近年来,华容县积极推动华容老坛酸菜的申遗工作,希望通过申遗,让这一传统美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华容老坛酸菜的制作技艺,华容县还成立了专门的培训基地,对当地居民进行发酵食品制作技艺的培训。目前,已有数百人掌握了这一传统技艺,为华容老坛酸菜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华容县还积极打造华容老坛酸菜品牌,通过参加各类美食节、举办品鉴活动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美食。如今,华容老坛酸菜已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开坛仪式的30吨酸菜缸,正是为了庆祝华容老坛酸菜申遗成功而特意制作的。这些酸菜缸不仅成为了网红打卡点,还成为了华容老坛酸菜申遗成功的重要见证。
在活动现场,一位来自外地的游客表示:“这次来华容,不仅能品尝到美味的华容老坛酸菜,还能亲眼见证这一传统美食的申遗过程,真是太有意义了。”
总之,华容老坛酸菜开坛仪式的成功举行,不仅展示了这一传统美食的魅力,也为华容老坛酸菜的申遗之路注入了新的动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华容老坛酸菜必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我国传统美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 • 岳阳中小学开设“龙舟制造劳动课”,非遗工艺进校园,传承传统文化新篇章
- • 岳阳农产品区块链溯源系统上线,助力农民增收30%,优质优价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岳阳建成全省首个扶贫大数据平台,精准识别率达99.8%,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华容芥菜深加工产业园落成,酸菜自热火锅年销千万盒,助力乡村振兴
- • 湘阴鹤龙湖大闸蟹荣获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区块链溯源技术助力全产业链升级
- • 《江湖》的隐喻,藏在湖南一条百米长街里
- • 岳阳农村学校全面升级智慧教室,助力城乡教育差距缩小60%
- • 无人机物流助力乡村振兴,生鲜配送时效缩短至1小时
- • 平江天岳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盛大开工,新增学位4500个,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岳阳农村快递进村率100%,农产品24小时直达北上广,助力乡村振兴
- • 岳阳荣登国家首批“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绿色转型再迈新台阶
- • 华容县扶贫公寓盛大开租,低收入家庭享受超低月租仅需每平5元
- • 君湖区创新举措,慢性病药品直送家门,助力脱贫户便捷生活
- • 平江县山区养老助餐点全覆盖,8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温暖夕阳下的民生工程
- •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引资30亿,助力减排二氧化碳50万吨
- • 全国首个“零碳茶园”认证成功,君山银针茶叶实现全生命周期碳中和
- • 中非现代农业合作中心落户岳阳,助力非洲学员技能提升
- • 探秘临湘龙窖山:千年瑶族药浴体验与原始森林徒步攻略
- • 全省首推“拿地即开工”模式,30个产业项目提前3个月投产,创新举措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岳阳楼中秋夜复原宋代拜月礼,汉服爱好者再现古风雅集
- • 农房抵押贷款试点扩面,助力盘活农村沉睡资产超20亿元
- • 岳阳楼区荣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称号,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湘阴虞公港开港首年吞吐量破千万吨,内陆通江达海新枢纽崛起
- • 大学生创客团队开发“忧乐精神”小程序,AI助力解读历代注疏差异
- • 君山区渔民新村社区食堂启用,退捕渔民享3元爱心餐,温暖民生情怀
- • 岳阳乡村民宿集群荣膺国家级示范区,稻田星空房预订火爆至年末
- • 岳阳县“数字古村”魅力绽放:游客量破百万,VR技术重现明清商贸繁华
- • 93岁剪纸传承人匠心独运,创作《百楼图》展现岳阳楼千年风华
- • 左宗棠IP联名农机品牌崛起,耕战一体概念产品热销市场
- • 岳阳楼区巴陵全鱼席博物馆盛大开业,边吃边学千年烹鱼史
- • 临湘市“浮标工人家园”落成,产业工人圆梦成本价购房
- • 汨罗“再生资源交易税惠政策”全省推广,年减税降费5亿,助力绿色循环经济蓬勃发展
- • 岳阳花鼓戏《洞庭渔歌》晋京展演,沉浸式舞台重现渔家婚俗,传承湖湘文化魅力
- • 岳阳县古村夜游项目盛大上线,全息投影重现明清市井生活
- • 全国首家“龙舟制造技艺馆”开馆,千年榫卯工艺模型亮相展示传统技艺魅力
- • 汨罗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突破99%,15万村民告别“挑水时代”
- • 华容东湖环湖电瓶车开通,随停随拍,AI语音讲解带你畅游美丽东湖
- • 市妇幼保健院建成湘北儿童罕见病诊疗中心,辐射3省患者,为罕见病儿童带来希望之光
- • 岳阳楼区“洞庭渔歌”擂台赛开唱,老渔民即兴创作方言rap,传承湖湘文化新风尚
- • 岳阳畜禽粪污变身生物天然气,万户村民用上清洁能源
- • 平江长寿镇“百岁宴”开放预约,品养生药膳听长寿秘籍,共享健康长寿之道
- • 全国首创“竣工即发证”模式助力50个项目提前4个月投产
- • 日本企业大举采购君山银针抹茶粉,年订单额突破5亿日元,展现抹茶市场潜力
- • 社区微更新:名人典故彩绘,转角遇见“历史剧场”
- • 农业数字信贷助力乡村振兴,AI风控实现3分钟放贷,覆盖所有行政村
- • 平江起义红色旅游专线开通,助力沿线村民户均增收8000元
- • 云溪绿色化工园碳捕集项目成功投产,年减碳量相当于植树500万棵
- • 华容芥菜深加工产业园二期盛大开工,酸菜预制菜出口额突破亿美元大关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财政补贴新政助力2.4万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临湘鸭锁骨:全国门店突破万家,麻辣鲜香年销量达1.5亿根
- • 岳阳县“防返贫健康保险”助力10万人抵御疾病风险,大病自费超5000元即赔付
- • 临湘市消费帮扶中心年销农产品3亿元,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助力乡村振兴
- • 汨罗职校携手三一重工,共建实训基地,定向培养工程机械技工500名
- • 岳阳中小学全面拥抱AI教育,人工智能普及率高达90%
- • 便民服务点助力乡村振兴,一站式服务实现助农取款、惠农补贴支取
- • 岳阳承办国际湿地农业论坛,发布《洞庭湖生态农业宣言》共筑绿色未来
- • 中欧班列岳阳-莫斯科常态化运行,月均发运量实现40%增长
- • 湘阴蟹稻共生模式推广,亩均收益突破万元,农业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
- • “乡村振兴导师团”下乡助力岳阳农业发展,院士工作站进驻田间助力科技兴农
- • 君山荷叶茶荣登国际航线指定饮品,年供货量突破500吨,展现中国茶文化魅力
- • 岳阳试点“用地清单制”,项目前期审批时限压缩70% 提升效率,优化营商环境
- • 岳阳实施“雁归工程”,助力3000名乡贤返乡创业
- • 湘阴鹤龙湖荷花节:汉服巡游与荷叶茶宴,夜赏实景剧《采莲女》共绘夏日浪漫画卷
- • 岳阳发布全国首份文旅产业碳中和实施指南,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岳字号”农产品电商平台上线,3个月成交额突破5亿元,引领农业电商新潮流
- • 岳阳承办世界数字农业大会,发布《洞庭湖智慧农业白皮书》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华容县蔬菜基地引进荷兰温室技术,番茄年产量突破每亩5万斤,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湘阴县大闸蟹养殖培训下乡 助2000渔民成功转型新型职业农民
- • 岳阳恢复100个乡村文化礼堂,非遗传承人驻点授艺,传承文化根脉
- • 全省首推“拿地即开工”模式,30个产业项目提前3个月投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湖南理工学院再创辉煌:获批博士点,洞庭湖生态研究跻身国家级学科
- • 南湖新区建成“零碳公园”,年吸收二氧化碳超万吨,助力绿色环保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