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光伏”农光互补模式助力绿色农业发展,万亩菜田年发电2亿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与新能源的结合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这种背景下,“芥菜+光伏”农光互补模式应运而生,成为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实现了农业与新能源产业的互利共赢,为我国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
“芥菜+光伏”农光互补模式是指将光伏发电系统与芥菜种植相结合,实现农业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在这种模式下,光伏板既能发电,又能为芥菜提供遮阳和保温作用,降低种植成本,提高产量。同时,芥菜种植又能为光伏板提供遮挡,降低温度,延长光伏板的使用寿命。
据悉,我国某地万亩菜田采用“芥菜+光伏”农光互补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该万亩菜田年发电量达到2亿度,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万吨,为我国绿色能源发展做出了贡献。
首先,这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在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下,土地资源往往被单一利用,而“芥菜+光伏”农光互补模式则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多元利用。在光伏板下种植芥菜,既保证了光伏发电的效率,又增加了农业产值,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其次,这种模式降低了农业种植成本。光伏板为芥菜提供了遮阳和保温作用,使得芥菜生长环境更加适宜,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降低了种植成本。同时,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力可以用于灌溉、施肥等环节,进一步降低了农业种植成本。
再次,这种模式提高了农业产量。光伏板为芥菜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得芥菜产量得到提高。据统计,采用“芥菜+光伏”农光互补模式的万亩菜田,芥菜产量比传统种植模式提高了20%以上。
此外,这种模式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能够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而芥菜种植过程中,通过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降低了农药、化肥的使用,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为进一步推广“芥菜+光伏”农光互补模式,有关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与新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为“芥菜+光伏”农光互补模式提供政策保障。
二是加强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降低成本,提高农业产量。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农业与新能源相关人才的培养,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芥菜+光伏”农光互补模式的推广提供人才支持。
总之,“芥菜+光伏”农光互补模式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模式有望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为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湘阴藠头荣获日本JAS认证,对日出口量领跑全国
- • 君山区试点“流动医院车”,为偏远自然村提供便捷医疗服务
- • 岳阳农村公路提质三年收官,全面实现建制村双车道通达率100%
- • 君山银针黄茶荣获欧盟有机认证,出口单价翻三倍,引领茶叶市场新潮流
- • 汨罗市“爱心送考”18年不间断,免费接送考生超10万人次,温暖传递爱心接力
- • 洞庭银鱼冻干技术突破,即食产品成功进军欧美市场
- • 岳阳试点农田生态系统GEP核算,生态价值可抵押贷款助力乡村振兴
- • 左宗棠故居柳庄焕新颜,打造沉浸式文旅小镇,NPC再现晚清市井风情
- • 湘阴县鹤龙湖千亩荷花7月盛放,水上栈道打卡地图出炉,夏日赏荷新去处!
- • 汨罗长乐甜酒街:非遗甜酒免费尝,20家老字号地图发布,品味传统韵味
- • 湘赣边乡村振兴示范区岳阳片区签约34个合作项目,共谋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平江幕阜山高山杜鹃花节盛大开幕,千米悬崖栈道限时免费畅游!
- • 汨罗市建成“星星儿童康复中心”,为自闭症家庭提供免费干预课程,照亮希望之光
- • 岳阳县“一村一主播”计划助力乡村振兴,培育300名网红农民年带货破5亿
- • 洋沙湖国际度假区获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年营收突破15亿元,打造湖南旅游新地标
- • 全国高校龙舟训练基地落户岳阳,体教融合助力水上运动人才培养
- • 云溪港疏港铁路通车,周边居民告别重型货车穿城噪音,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故宫联名推出“左公柳”系列文创,茶器纹样暗藏西征地图,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完美融合
- • 汨罗市实施“一站式”医疗救助,脱贫户住院自费比例降至5%以内,助力脱贫攻坚战
- • RCEP红利释放,岳阳对东盟出口额首超欧美,展现中国开放新格局
- • 湘阴稻田艺术餐厅盛大开业,稻田盛宴开启全新体验:吃小龙虾、看露天电影,感受田园风光!
- • 全国首条智能浮标生产线在临湘投产,良品率提升至99.5%,开启水上安全新篇章
- • 汨罗端午文化节盛大开幕:全球首演“数字龙舟”全息投影竞渡,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
- • 汨罗江诗歌交响音乐会盛大开幕,古琴协奏《离骚》全球直播
- • 岳阳班主任技能大赛引入VR情景测试,创新校园危机处理教学新篇章
- • 洞庭湖水上运动基地盛大落成,国际帆船锦标赛精彩纷呈
- • 岳阳教育大数据中心启用,助力精准分析百万学生成长轨迹
- •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考察团签约数字经济项目28个,共谋区域经济新篇章
- • 湘阴乡村微度假:星空帐篷下的田园诗意生活
- • 君山银针茶文化系统:千年传承,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 湘阴县创新举措:VR技术助力送戏下乡,村民体验全息花鼓戏盛宴
- • 华容芥菜“企业+基地”模式助力8万菜农共享产业红利
- • 华容村民积分制全省推广,文明乡风激活治理新动能
- • 洞庭湖科创走廊:院士工作站落户,成果转化项目硕果累累
- • 君山岛-团湖荷花园:探寻万亩荷塘之美,共享单车畅游骑行路线
- • 岳阳楼区夜画洞庭灯光艺术季盛大启幕,百名涂鸦师点亮老城墙
- • 全国基础教育创新论坛在岳阳召开,“双减”课后服务案例成焦点
- • 洞庭湖湿地修复工程圆满通过国家验收 鸟类种群数量增长40%
- • 岳阳氢能公交全覆盖,引领全国氢能交通新潮流
- • 华容县政务服务中心24小时不打烊,103项业务自助办理,便民服务再升级
- • 洞庭湖退捕渔民转型护渔员,人均年收入增长2.5倍,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汨罗江龙舟竞渡赛刷新纪录,12国队伍角逐“屈原杯”展现国际文化交流盛况
- • 岳阳“稻虾共作”模式全国推广,亩均增收超3000元,农业发展新引擎
- • 岳阳县生物医药产业园签约20家企业,年研发投入超5亿,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平江县倾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三年引进“特岗教师”1200人,乡村教师待遇提升30%
- • 岳阳稻虾共养模式创新突破,年产值超50亿领跑全国
- • 数字水墨动画《屈子行吟》惊艳柏林电影节,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中石化岳阳炼化一体化项目二期顺利获批,新增投资28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华容县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实施,30栋明清古宅焕新颜
- • “乡村振兴教育基金助力贫困学子,累计发放助学金1.2亿元”
- • 《少年屈原》央视热播,取景地变身网红打卡点,带你领略历史文化之美
- • 洞庭湖大闸蟹年产量突破500吨,膏满黄肥直供港澳市场
- • 湘阴县中考成绩连续三年领跑全市,农村初中升学率提升25%:教育改革结硕果
- • 汨罗长乐镇“故事会”入选国家非遗,百名农民登台讲乡土故事,传承民间智慧
- • 中科院发布岳阳铜鼓纹样研究报告,解码楚越文化交融之谜
- • 岳阳民营企业蓬勃发展,50强榜单门槛提升至12亿彰显实力
- • 湘阴岳州窑陶瓷双年展盛大开幕,百位艺术家共筑“窑变万象”装置艺术盛宴
- • 探寻文化瑰宝:汨罗江诗歌之路自驾地图发布,屈原祠-杜甫墓-任弼时故居全攻略
- • 全国最大淡水珍珠养殖基地正式投产,年产量达80吨优质珍珠
- • 云溪区茶油开榨节盛大开幕,非遗木榨技艺吸引亲子研学团超5000人
- • 君山区荷文化主题电竞大赛落幕,冠军战队代言莲藕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 • 华容芥菜产业迈向新高峰: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智能腌渍车间投产助力产能翻番
- • 华容县农村卫生室全面升级,村民看病实现“不出村”
- • 长株潭都市圈“菜篮子”基地落户岳阳,年供蔬菜50万吨,助力区域农业发展
- • 平江皮影戏跨界创新,《辣条传奇》动画IP首演场场爆满,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全国首个“农业元宇宙平台”上线,虚拟农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潮流
- • 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盛大开街,老字号店铺重现民国风情
- • 岳阳实施“银龄讲学计划”,百名退休教师重返深山支教,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 汨罗市“15分钟阅读圈”建成,24小时书房乡镇全覆盖,书香浸润城乡生活
- • 湘阴县试点“微公交”,招手即停服务覆盖所有自然村
- • 汨罗循环经济园零碳工厂投运,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 平江县森林康养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年创收5亿,带动3万林农脱贫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