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循环经济园零碳标准引领潮流,助力全省减排目标达成
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汨罗循环经济园的零碳标准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典范,其年减碳量相当于植树5亿棵,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树立了榜样。
汨罗循环经济园位于湖南省汨罗市,是我国首个零碳标准试点园区。自2018年启动建设以来,该园区以“绿色、低碳、循环、高效”为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汨罗循环经济园的零碳标准涵盖了园区内的生产、生活、管理等各个环节。在生产环节,园区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在生活环节,园区提倡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员工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减少生活污染。在管理环节,园区建立健全了环保管理制度,确保零碳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据了解,汨罗循环经济园的零碳标准年减碳量相当于植树5亿棵。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园区的环保效益。具体来看,园区的减碳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优化能源结构。园区采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传统能源。同时,通过余热回收、节能改造等措施,降低能源消耗。
二是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园区内的企业通过资源共享、共生发展,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例如,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成为另一家企业的原料,大大减少了废弃物排放。
三是加强环境监测。园区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对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园区环境质量达标。
汨罗循环经济园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广泛关注。为推广这一零碳标准,湖南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汨罗循环经济园的零碳标准,以推动全省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据悉,湖南省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广汨罗循环经济园的零碳标准: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各地学习汨罗循环经济园的先进经验,推动全省循环经济发展。
二是加大资金支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循环经济发展项目,降低企业环保成本。
三是强化技术支撑。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研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是完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环保监管制度,确保零碳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总之,汨罗循环经济园的零碳标准为全省乃至全国环保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在全省推广这一标准,有助于推动全省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 • 临湘浮标雕刻非遗工坊盛大开放,全球钓友定制“发光浮标”展现匠心传承
- • 华容县残疾人扶贫车间遍地开花,就业率显著提升至85%
- • 汨罗市农村留守老人“互助养老”模式创新实践,全国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岳阳县张谷英油豆腐工坊开馆,游客体验明清榨油日均破千人次,传统文化魅力吸引众多游客
- • 岳阳县经开区创新扶贫模式,残疾人定向招聘助力就业率提升至95%
- • 华润电力储能项目成功落地临湘,500MW/1000MWh电站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洞庭全鱼宴:中华美食文化闪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舞台
- • 平江幕阜山荣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林下经济助力23村集体增收
- • 汨罗江流域禁捕退捕成果显著,渔民转产安置率100%助力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
- • 《岳阳楼记》全球双语诵读大赛盛大启幕,20国选手云端竞技展风采
- • 华容芥菜丰收季:万人踩缸体验,酸菜包子免费派发,共享农耕乐趣
- • 平江腊八节百家宴破纪录,千户村民共烹非遗柴火粥,传承民俗文化新篇章
- • 湘阴稻田艺术酒店:稻田中央的玻璃屋,360度全景收割季的绝美体验
- • 汨罗“屋场夜话”常态化,3年解决民生问题1.2万件,谱写为民服务新篇章
- • 全国首支“江豚保护队”成立,24小时巡逻守护微笑天使
- • 湘阴县教育创新举措:设立12个“名师工作室”助力培养300名骨干教师
- • 岳阳氢能产业园破土动工,华中清洁能源基地崛起在望
- • 岳阳火焙鱼香飘洞庭 百年技艺烹出湖湘新味道
- • 汨罗江国际龙舟节助力地方发展,文体旅融合成效显著突破百亿投资
- • 汨罗循环经济园零碳工厂投运,助力实现绿色低碳新篇章
- • 岳阳县生物医药产业园签约20家企业,年研发投入超5亿,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职业教育助力本地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2%,精准对接“12+1产业链”
- • 汨罗长乐镇中学“诗联文化”课程走红,学生作品惊艳《诗刊》
- • 平江红色文化旅游节:沉浸式体验“重走红军路”剧本杀与VR长征之旅
- • 君山区环湖公交线路优化升级,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便民出行再添新举措
- •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考察团签约数字经济项目28个,共谋区域创新发展新篇章
- • 汨罗市长乐镇中学“诗联文化社”作品闪耀《中华诗词》杂志
- • “楼区试点教师走校制,特级教师跨校授课惠及3万学生:教育改革新举措助力均衡发展”
- • 平江县流动医院创新巡诊模式:无人机送药助力悬崖村医疗服务
- • 平江县创新政务服务,方言AI助手助力群众秒回办事指南
- • 临湘浮标产业村:年产值超30亿,岳阳造浮标全球市场占比七成
- • 岳阳民俗文化保护基金正式启动,首期募资5000万助力非遗活化
- • 岳阳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对接会硕果累累,签约金额达89亿,成功引进科创企业28家
- • 洞庭湖生态渔业全产业链引资38亿,打造国家级水产种业基地
- • 华容县“芥菜元宇宙”上线,数字藏品24小时售罄,创新模式引领乡村振兴新潮流
- • 全国首条“辣椒主题旅游公路”通车,串联20个红色椒乡,开启辣椒文化之旅
- •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繁殖新发现
- • 中非经贸园落户岳阳,首批20家企业签约开启对非贸易新篇章
- • 岳麓山实验室洞庭基地盛大开工,签约生物医药项目18个,助力湖南生物产业腾飞
- • 岳阳中小学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教育,AI课程普及率高达90%
- • 临湘市消费帮扶中心年销农产品3亿元,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助力乡村振兴
- • 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观鸟塔建成,揭示137种珍稀鸟类栖息之谜
- • 区块链技术助力电子合同应用,跨境签约效率提升70%
- • 岳阳与香港工商协进会签署12项合作协议,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平江思源实验学校学子再创佳绩,全国天文奥赛一等奖彰显观测实力
- • 华容县扶贫公寓盛大开租,低收入家庭享受超低月租仅需每平5元
- • 数字屈原与汨罗:全息投影展中的AI诗人即兴对赋之旅
- • 岳阳县黄颡鱼生态养殖基地挂牌,渔民增收致富新篇章
- • 岳阳发放科技创新券,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 • 《名人故居元宇宙门票发售,穿越七朝对话历史人物,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之旅即将开启!》
- • 岳阳黄酒联名故宫文创,推出“楚辞限定款”礼盒热销,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完美融合
- • 君山岛渔民生活日:体验随船出湖收网,龙虾宴自捕自烹的渔家风情
- • 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外贸破千亿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汨罗粽娘合作社:年销1亿个粽子,助力6000农户增收
- • 洞庭湖江豚数量增至160头,生态修复工程获联合国点赞
- • 云溪区化工园职业病防治中心成立,免费体检覆盖工人,守护劳动者健康
- • 君山区钱粮湖实验小学:全市首个“零碳校园”光伏发电全覆盖,绿色教育新篇章
- • 岳阳-保靖对口帮扶30年:15亿元资金助力脱贫攻坚
- •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变废为宝,年创收超2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华容芥菜深加工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年消化原料30万吨,惠及8万菜农
- • 平江县高山有机茶产业链延伸,助力贫困户年入4万,共筑乡村振兴梦
- • 花顺涛就义90周年纪念:咸丰活龙坪发现独立团作战地图原件,历史记忆再添新证
- • 云溪绿色化工高新区晋级国家级,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年产值突破600亿
- • 平江酱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农户增收致富
- • 岳阳县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再扩容,1200张新增床位助力空巢老人照护率达100%
- •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共享法庭:纠纷不出村,共筑和谐乡村”
- • 岳阳楼区社区医院创新技术应用,AI辅诊系统助力常见病诊疗准确率高达98%
- • 平江县山区便民服务再升级,“政务大篷车”每月巡回办理身份证、养老金认证
- • “雁归工程”助力乡村振兴:3000名乡贤返乡投资兴业
- • 洞庭湖大闸蟹年产量突破500吨,膏满黄肥直供港澳市场
- • 华容团子:机械化生产中的传统韵味,日均产销20万个,柴火香飘满城乡
- • 岳阳县张谷英村“天井晒秋”民俗再现,百户村民共绘丰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