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赣边文旅产业联盟成立,首批落地康养度假项目15个,共绘区域发展新蓝图
近日,湘鄂赣边文旅产业联盟正式成立,标志着这一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首批15个康养度假项目成功落地,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优质旅游选择。
湘鄂赣边地区,地处我国中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旅游产业的高度重视,湘鄂赣边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此次文旅产业联盟的成立,正是为了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据了解,湘鄂赣边文旅产业联盟由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三省文化和旅游部门共同发起,旨在搭建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平台。联盟成立后,三省将共同推进旅游线路规划、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推广等工作,实现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首批落地的15个康养度假项目,涵盖了生态旅游、温泉度假、乡村旅游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分布在湘鄂赣边地区的各个城市,如湖南省的张家界、江西省的婺源、湖北省的恩施等,各具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以湖南省张家界为例,该市依托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成功打造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袁家界”、“金鞭溪”等知名旅游景点。此次联盟成立后,张家界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周边地区合作,共同打造一条集观光、休闲、养生于一体的旅游线路。
在江西省婺源,首批落地的康养度假项目之一——婺源国际养生度假村,将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温泉资源,为游客提供高端的养生度假体验。该项目占地约500亩,总投资约10亿元,预计将于2023年正式对外开放。
湖北省恩施则以其独特的土家族文化和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此次联盟成立后,恩施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打造一条以土家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土家族文化的魅力。
湘鄂赣边文旅产业联盟的成立,不仅为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随着联盟的不断深入,相信湘鄂赣边地区将会成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新亮点,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总之,湘鄂赣边文旅产业联盟的成立和首批康养度假项目的落地,标志着该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迈上了新的征程。在联盟的推动下,湘鄂赣边地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多优质旅游产品,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华容团子机械生产线投产,柴火香保留率高达98%,日销量突破30万枚
- • “水稻田碳汇监测系统上线,每亩稻田年碳交易可获200元,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华容芥菜尾菜变废为宝,年生产有机肥50万吨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岳阳与北斗伏羲达成战略合作,时空大数据中心启动建设,共绘智慧城市新蓝图
- • 全国首艘电动挖藕船投产,莲藕采收效率提升5倍,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百名少年洞庭湖写生,生态美育作品闪耀中国美术馆
- • 全国首单蓝碳交易在岳阳成功落地,拍卖额突破5000万元
- • 5G远程医疗助力乡镇全覆盖,问诊效率提升60%,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再迈新台阶
- • 洞庭湖区防洪安居工程竣工,3万村民迁入生态新村,共筑美好生活新篇章
- • 汨罗粽娘合作社孵化20个本土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就业超5000人
- • 平江县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森林康养产业收入突破5亿
- • 湘鄂赣边产业协作示范园盛大开工,30家企业携手共建万亿级新材料走廊
- • 湘阴藠头种植数字平台上线,助力亩产提升25%,成本降低15%
- • 湘阴县“拿地即开工”改革落地,项目审批时限压缩70%,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屈子文化园荣膺国家级非遗示范基地,端午民俗再引社会关注
- • 华容芥菜产业蓬勃发展,酸菜自热火锅热销千万盒,产值突破80亿
- • 岳阳试点农田生态系统GEP核算,创新生态价值可抵押贷款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个“芥菜期货”在岳阳挂牌,锁定30万吨酸菜原料价格,保障产业稳定发展
- •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考察团签约数字经济项目28个,共谋区域经济新篇章
- • 岳阳乡村振兴经验全国领先,岳阳模式助力全国乡村振兴
- • 平江红色文化旅游节盛大启幕:“重走红军路”剧本杀+VR长征体验馆,带你穿越时空重温革命历程
- • 华容县创新教育模式,推行“共享教师”机制,名师跨校直播课覆盖全县
- • 全国首推“耕地地力数字质押”,农民凭土壤数据可获贷款
- • 君山岛芦苇艺术季:亲子共制芦苇画,共享艺术盛宴,作品直送巴黎展览
- • 平江县“百校焕新”工程圆满收官,127所农村学校实现智慧教室全覆盖
- • 岳阳民生支出占比超75%,连续三年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 • 华容县“积分制”治理模式获全国推广,助力乡风文明大提升
- • 岳阳保税区建成10万吨级冷链中心,小龙虾48小时直达欧洲,助力全球美食交流
- • 岳阳火焙鱼香飘洞庭 百年技艺烹出湖湘新味道
- • 岳阳开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专线,日供蔬菜超千吨,助力区域食品安全
- • 平江“哭嫁歌”数字典藏工程启动,AI技术助力复原百位老人原生态唱腔
- • 岳阳保税区建成20万吨级冷链中心,小龙虾48小时直抵RCEP国家,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岳阳学子在国际中学生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斩获金奖,实现历史性零突破!
- • 岳阳建成全省首个扶贫大数据平台,精准识别率达99.8%,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湘阴县农村危房改造清零,D级危房户全部迁入安全住房,幸福生活新篇章开启
- • 乡村振兴导师团下乡,院士工作站落地田间:科技助力农业发展新篇章
- • 洞庭湖生态补偿机制落地,渔民转产转业率达98%,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 • “乡村教师安居计划落地生根,800套周转房助力留住教学骨干”
- • 岳阳与东盟经贸往来升温,出口农产品增幅达40%,共绘合作共赢新篇章
- • 中非经贸合作园落户岳阳,28家首批入驻企业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岳阳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0%,资源化利用全国领先,绿色生活新篇章
- • 云溪绿色化工高新区产值突破千亿,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再创新高
- • 临湘竹编公益课堂开课,残障人士作品惊艳亮相巴黎设计展
- • 全国首家“龙舟制造技艺馆”开馆,千年榫卯工艺模型亮相展示传统技艺魅力
- • 岳阳县“春蕾计划”升级,照亮贫困女生求学路
- • 汨罗市“爱心送考”18年不间断,免费接送考生超10万人次,温情守护学子梦想起航
- • 临湘龙窖山:探寻千年瑶族药浴秘境,原始森林徒步之旅攻略
- • 5G+AI病虫害监测网助力农业发展,农药使用量同比下降45%
- • 乡村振兴导师团下乡,院士工作站落地田间: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新篇章
- • “雁归工程”助力乡村振兴:3000名乡贤返乡投资兴业,共绘家乡新蓝图
- • 岳阳楼景区创新发行数字藏品,《岳阳楼记》NFT一秒售罄,文化传承再掀热潮
- • 全国首条智能浮标生产线在临湘投产,良品率提升至99.5%,开启水上安全新篇章
- • 汨罗江湿地:中华秋沙鸭越冬群落栖息地,生态摄影基地年创收千万
- • 平江辣条产业迈向标准化,298项指标确保食品安全
- • 湘阴藠头糖:糖中珍品变身新晋网红零食,电商平台月销破50万单
- • 智慧急救系统上线,无人机送药覆盖偏远湖区,守护生命最后一公里
- • “临湘采茶山歌大赛开锣,AI评分系统助力非遗曲调传承”
- • 华容东湖鱼汤米粉节狂欢开启:凌晨4点开售的“头汤粉”攻略大揭秘!
- • 岳阳楼景区AR导览系统升级,千年楼阁实时演绎唐宋元明清风貌
- • 临湘浮标合作社模式创新,2000农户年增收过万
- • 岳阳长江公铁大桥开工,引领世界桥梁建设新潮流:首座双层悬索桥即将诞生
- • 洞庭银鱼冻干技术获专利,太空食品级产品惊艳亮相航展
- • 岳阳楼区全域启用油烟在线监测,超标排放自动报警,守护蓝天白云
- • 岳阳县全域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开班,80名景区双语导游人才输送助力旅游发展
- • 无人机物流网络助力乡村振兴,生鲜配送时效缩短至1小时
- • 湖南岳阳:打造长江中游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引领中部崛起
- • 岳阳县农村垃圾分类试点成效显著,覆盖50村资源化利用率达70%
- • 岳阳县“春蕾计划”升级,助力贫困女生全程资助,绽放青春梦想
- • 汨罗江生态修复工程圆满竣工,水质稳定达Ⅱ类标准,再现“江豚逐浪”美景
- • 岳阳红色研学专列开通,串联6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传承红色记忆
- • 君山区退捕渔民转产护渔员,月薪3000元守护洞庭生态
- • 区块链溯源技术助力樟树港辣椒溢价销售,提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