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谷英镇蕲艾种植项目助力200贫困户实现脱贫翻身
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的平江县张谷英镇,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山区小镇。近年来,该镇通过实施蕲艾种植项目,成功帮助200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翻身,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蕲艾,又称艾草,是一种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中药材。张谷英镇地处山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为蕲艾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张谷英镇积极引进蕲艾种植项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张谷英镇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首先,镇政府对蕲艾种植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包括提供种植技术培训、资金扶持和销售渠道保障。其次,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多家具有实力的企业参与项目,确保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让更多贫困户参与到蕲艾种植项目中,张谷英镇创新扶贫模式,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让贫困户成为项目的主人。具体来说,政府与企业合作,建设蕲艾种植基地,贫困户以土地、劳动力等方式入股,与企业共同分享收益。
在政府的引导下,张谷英镇贫困户积极参与蕲艾种植。他们通过学习种植技术,掌握了蕲艾的种植、管理和采摘方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贫困户不仅获得了稳定的收入,还学会了先进的种植技术,为今后自主创业打下了基础。
经过几年的努力,张谷英镇蕲艾种植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已有200户贫困户通过参与项目实现了脱贫翻身。这些贫困户不仅收入水平得到了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张谷英镇蕲艾种植项目的成功,离不开政府、企业和贫困户的共同努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则通过技术、资金和市场的支持,为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贫困户则通过参与项目,实现了自身价值,实现了脱贫致富。
展望未来,张谷英镇将继续加大蕲艾种植项目的投入力度,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品牌效应。同时,还将积极探索更多适合当地实际的扶贫模式,助力更多贫困户实现脱贫翻身,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总之,张谷英镇蕲艾种植项目是一个成功的扶贫案例,为我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各地应借鉴张谷英镇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创新发展,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 • 柏祥镇桑园村驻村工作队用心收集民情台账20条,助力解决民生难题
- • 君山银针茶文化系统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千年茶香
- • 岳阳农村公路提质三年收官,全面实现建制村双车道通达率100%
- • 君山岛神仙竹筒饭古法复原,日销8000筒创文旅融合样本
- • 村级金融扶贫服务站助力乡村振兴,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
- • 湘阴乡村图书馆计划正式启动,百位作家慷慨捐赠签名书籍,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 • 临湘市深化教育改革,推行“县管校聘”制度,城乡教师交流比例达30%
- • 岳阳楼区汴河街年货大集:非遗糖画、巴陵傩面限量定制,共庆新春佳节
- • 临湘试点生态树葬园:千户家庭拥抱环保安葬,政府补贴助力绿色殡葬新风尚
- • 洞庭湖渔火节首创“生态捕鱼秀”,环保网具传承千年渔猎智慧
- • 岳阳创新举措:率先推行“教育银行”制度,市民学习时长可兑换公共服务
- • 岳阳小龙虾学院成立,全国首设“麻辣教授”职称引热议
- • 智慧农田管理系统助力农业现代化,30万亩农田亩均成本降低25%
- • 华容芥菜种植户年分红超2亿,酸菜产业助力8万人就业,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洞庭湖麋鹿种群突破300头,野生观测站对外开放见证生态奇迹
- • 汨罗龙舟VR体验馆开馆,年轻人“云划龙舟”助力传统文化破圈传播
- • 岳阳县农村黑臭水体清零,生态洗衣房助力乡村振兴
- • 君山区钱粮湖镇“智慧渔场”投用,物联网技术助力渔业节本增效40%
- • 岳阳打造“水铁公空”多式联运枢纽,物流成本降幅显著
- • 乡村振兴导师团下乡,院士工作站落地田间: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岳阳长江大矶头荣登省级水利工程遗产名录,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 • 云溪绿色化工高新区晋级国家级,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年产值突破600亿
- • 临湘浮标文化节:全球钓手齐聚黄盖湖,共享钓鱼盛宴
- • 百年老店“巴陵春”推黄酒冰淇淋,首发日售罄3万支,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
- • 岳阳临空经济区获批国家级示范区,助力中部崛起打造“空中门户”
- • 《洞庭渔歌》改编交响乐,柏林爱乐乐团奏响《水上的云》
- • 临港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智能电驱系统项目启动,华中地区填补产业空白
- • 岳阳“村集体经济倍增计划”显效,80%行政村收入超50万元,乡村振兴再谱新篇
- • 中欧班列(岳阳)再创佳绩:年开行量突破500列,回程货源招商额达30亿
- • 全国首条“楚文化元宇宙街区”上线,数字人屈原邀您共赏千古诗篇
- • 君山区“麋鹿小镇”生态旅游分红,周边村民年增收万元,共筑绿色发展新篇章
- • 岳阳学子勇攀科技创新高峰,智能防洪预警系统荣获国际大奖
- • 平江辣条产业助力脱贫攻坚,10万人就业,脱贫户年均增收4.8万元
- • 平江辣条产业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定向培养200名食品工程专业技工
- • 张谷英村油豆腐文化节盛况空前,单日销售额突破500万,非遗研学订单火爆至中秋
- • 汨罗粽叶合作社助力农户致富,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君山区“荷花仙子”评选如火如荼,汉服巡游+古风市集激活千年荷文化盛宴
- • 汨罗再生铜铝首单保税交割落地,助力外贸额冲刺500亿大关
- • 汨罗长乐镇非遗甜酒产值突破八千万,600农户成功实现“作坊变工厂”转型
- • 湘阴县“光明扶贫行动”圆满收官,千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 • 三荷机场国际货运航线开通,跨境电商迎来发展新机遇
- • 岳阳楼景区“背记亭”状元及第糕,日销量突破3000份,成为热门美食打卡地
- • 临湘竹编技艺入选国家名录,青年匠人创作“竹光之城”艺术装置,传承与创新共绘竹编艺术新篇章
- • 临湘浮标光影艺术节盛大亮灯,10万枚浮标打造梦幻“银河落九天”
- • 岳阳楼景区AR导览系统升级,千年楼阁实时演绎唐宋元明清风貌
- • 农村医养结合中心实现乡镇全覆盖,助力破解因病返贫难题
- • 汨罗江湿地生态奇迹:中华秋沙鸭越冬群落现踪,摄影基地年创收千万
- • 湘阴鹤龙湖蟹荣膺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价值突破1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直播学院孵化新农主播5000人,年带货额突破20亿,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民俗学者利用AI破译洞庭渔民古老“水纹密码”,成果荣登《科学》杂志
- • 洞庭湖科创走廊:院士工作站落户,成果转化项目硕果累累
- • 职业教育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92%,精准对接“12+1产业链”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乡村教师安居计划”落地生根,800套周转房助力留住教学骨干
- • 华容县“芥菜妈妈”灵活就业计划:边带娃边腌制,月入4000元,实现家庭与事业双丰收
- • 我国防返贫动态监测系统预警响应率达100%,筑牢脱贫攻坚成果防线
- • 汨罗市打造便民服务新格局:50个“乡村驿家”助力快递取件、医保缴费一站式解决
- • 全国最大芥菜产业园投产,华容酸菜年加工能力突破50万吨,引领农业产业升级新篇章
- • 湘阴县文津中学新校区盛大投用,全省首个校园气象科普馆亮相
- • 华容芥菜深加工项目助力乡村振兴,惠及8万农户,年消化原料30万吨
- • 湘阴“拿地即开工”升级2.0版,项目审批时限再压缩至7天,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岳阳经开区签约百亿级新能源项目,助力中部产业新高地崛起
- • 岳阳学子勇攀科技创新高峰,发明“智能防洪预警系统”荣获国际青少年科创大奖
- • “重大项目首席服务官制度全面覆盖,助力十亿级项目高效推进”
- • 岳阳试点“用地清单制”,项目前期审批时限压缩70%,打造高效政务服务新样板
- • 岳阳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心理健康支持覆盖全体教职工,打造温馨教育环境
- • “平江县山区儿童营养改善计划:每天一杯羊奶,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 • 华容县农村危房改造圆满完成,D级危房动态清零助力乡村振兴
- • 汨罗市创新举措:村民积分制助力文明行为兑换购物券
- • 平江县辣条产业扶贫车间全覆盖,万名留守妇女月薪破4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岳阳农村公路提质三年行动圆满收官,铺就“组组通沥青路”幸福路
- • “重大项目首席服务官制度全面覆盖:助力十亿级项目高效推进”
- • 岳阳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孵化千名“新农人”,年销农产品30亿,助力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