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儿童组建“芦苇唢呐队”,非遗音乐闪耀央视少儿春晚
在我国广袤的乡村大地上,音乐的魅力从未褪色。近日,一支由乡村儿童组成的“芦苇唢呐队”凭借其独特的非遗音乐,成功登上央视少儿春晚的舞台,为全国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这支“芦苇唢呐队”来自我国某乡村,队员均为当地儿童。他们从小生活在芦苇丛中,对芦苇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传承和发扬家乡传统文化的同时,他们巧妙地将芦苇与唢呐音乐相结合,创作出了独具特色的芦苇唢呐音乐。
芦苇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水中芦苇,岸上竹”。而唢呐,作为我国传统吹奏乐器,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韵味。芦苇唢呐队的队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芦苇制作唢呐,将这两种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非遗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能让芦苇唢呐队登上央视少儿春晚的舞台,当地政府和学校给予了大力支持。他们不仅为队员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还邀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芦苇唢呐队的表演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春晚舞台上,芦苇唢呐队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他们演奏的《芦苇唢呐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展现了乡村儿童的纯真与活力。在表演过程中,队员们还展示了芦苇唢呐的制作过程,让观众对这项非遗技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次央视少儿春晚的亮相,让芦苇唢呐队声名鹊起。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也让更多人关注到了乡村儿童的教育和成长。在未来的日子里,芦苇唢呐队将继续努力,传承和发扬家乡的非遗文化,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事实上,芦苇唢呐队只是我国众多乡村非遗传承团队中的一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遗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乡村儿童开始接触和学习非遗技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这些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非遗音乐登上央视少儿春晚,不仅是对芦苇唢呐队的一种肯定,更是对乡村非遗文化传承的一种鼓励。我们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这些宝贵的非遗文化必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为我国的文化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 • 君山岛爱情主题邮局:百万封信件跨越时空,数字邮戳见证永恒爱情
- • 君山银针茶宴创新发布,24道茶馔荣登中国节气美食名录
- • 华容禹山古村宋代生活馆开放:活字印刷与古法豆腐制作传承千年技艺
- • 汨罗端午习俗活化利用,龙舟制作村年产值破亿元,传承与创新共绘端午新画卷
- • 云溪石化新材料中试基地启用,助力20项“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突破
- • 临湘浮标小镇钓具主题餐厅走红,鱼形糕点成新晋网红美食
- • 岳阳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五年居全省前三,素质教育成效显著
- • 范仲淹思想研讨会成功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论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平江石牛寨悬崖实景剧《丹霞传说》震撼上演,300米绝壁成天然幕布
- • “范源濂教育思想国际论坛盛大开幕,中日学者共探师范教育现代化之路”
- • 岳阳黄茶文旅融合项目:绿色茶乡焕发新活力,助力30个村发展茶园民宿
- • 湘阴稻田艺术餐厅盛大开业,稻田盛宴开启全新体验:吃小龙虾、看露天电影,感受田园风光!
- • 汨罗屈子文化园:端午龙舟研学游,体验传统民俗,传承屈子文化
- • 华容县芥菜深加工项目投产,2.3万脱贫户共享“订单种植+保底价”红利
- • 平江县“乡村CEO”培训班圆满结业,80名新农人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汨罗端午龙舟产业链成型,30个传统工艺村共享发展红利
- • 临湘浮标:打造全球物流新标杆,市场占有率突破30%,覆盖欧美15国
- • 君山区孤儿助学标准提升至每年2万元,助力孤儿学子迈向研究生阶段
- • 岳阳筹建国家级油菜产业园,“油瓶子”里装满科技
- • 汨罗粽叶合作社年产值破亿,6000农户共织致富梦
- • 全国首艘电动货轮在岳阳下水,绿色航运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 • 全国首支“乡村振兴直播学院”成立,助力千名农民变身带货达人
- • 湘阴县村级集体经济全达标,最薄弱村年收入突破25万元,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 • 张谷英村非遗活化项目助力文旅发展,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大关
- • 岳阳君山岛勇立潮头,率先实现“碳中和景区”零排放运营
- • 君山区:漫步东洞庭湖湿地,观“江豚逐浪”最佳季节指南
- • 数字屈原与汨罗:全息投影展中的AI诗人即兴对赋之旅
- • 院士工作站助力岳阳农业发展,23项农业技术落地转化成效显著
- • 卫星监测洞庭湖变迁,数据可视化呈现范仲淹治水智慧
- • 智慧急救系统上线,无人机送药覆盖偏远湖区,守护生命安全新篇章
- • 岳阳经开区招商引资再创新高,50个项目集中签约,共绘发展新蓝图
- • 岳阳籍航天员荣耀入选中国空间站任务,家乡携手打造航天科普基地
- • 谢卫江主持召开第四届旅发大会执委会第四次会议,共谋旅游产业发展新篇章
- • 平江连云山漂流2024新河道盛大开放,全程落差198米,挑战极限,畅享激情!
- • 岳阳抗洪抢险演练登上央视,智慧防汛系统成为全国示范
- • 中南大学岳阳研究院创新突破芦苇造纸技术,为洞庭湖生态经济注入新动能
- • 湘阴稻田艺术餐厅盛大开业,稻田盛宴邀您共享小龙虾与露天电影之夜
- • 《马可·波罗的岳阳记忆》中意合拍纪录片荣获艾美奖提名,文化交融绽放光彩
- • 岳阳县农村厕所革命圆满收官,卫生厕所普及率高达99%
- • 5G远程医疗助力乡镇全覆盖,问诊效率提升60%,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再迈新台阶
- • 平江辣条厂建非遗工坊,游客可亲身体验108道古法辣制工艺
- • 岳阳火焙鱼香飘洞庭 百年技艺烹出湖湘新味道
- • 岳阳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 • “岳阳‘一村一幼’工程助力脱贫攻坚,温暖5万留守儿童成长之路”
- • 集体经济“消薄攻坚”,助力空壳村全部清零
- • 岳阳氢能产业园破土动工,华中清洁能源基地崛起在望
- • 君山区长江岸线垃圾智能分类,AI摄像头助力揪出乱丢者
- • “岳阳‘一村一幼’工程助力脱贫攻坚,温暖5万留守儿童心灵家园”
- • 岳阳高新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研发投入增长30%,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 • “天下洞庭”诗歌大会启幕,百位诗人共绘湖湘情怀画卷
- • 企业家绿卡制度实施,助力海外精英融入我国社会生活
- • 三荷机场国际货运航线开通,跨境电商迎来发展新机遇
- • 全国首条生物降解农膜生产线投产,助力秸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 湘阴县教育创新举措:设立12个“名师工作室”助力培养300名骨干教师
- • 临湘浮标小镇:智能驱动,年产值突破55亿,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岳阳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开启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新时代
- • 洞庭银鱼蒸蛋:年销超300万份,岳阳楼景区非遗美食闪耀江湖
- • 华容县农村留守妇女技能学堂开班,月嫂培训助力就业新篇章
- • 岳阳农村学校引入“AI教师助手”,破解英语、音乐师资短缺难题
- • 洞庭南路历史街区焕新颜:声音博物馆收录72种传统行业吆喝,传承历史文化
- • 华容县残疾人扶贫车间扩至30家,就业率显著提升至85%
- • 岳阳发布全国首份文旅产业碳中和实施指南,引领绿色旅游新风尚
- • 青年艺术家巧妙运用AI技术重绘《岳阳楼历代风貌图卷》
- • 汨罗端午习俗荣登世界非遗宝座,龙舟产业链年产值突破3亿
- • 岳阳剪纸艺人创作《百鸟朝凤》百米长卷,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展现剪纸艺术魅力
- • 区块链技术革新外资备案,助力跨境投资效率提升90%
- • 汨罗市棚改安置区幼儿园投入使用,贫困户子女入学优先保障
- • 平江县辣条工坊助学计划启动,贫困生半工半读免学费,助力学子圆梦未来
- • 岳阳楼区夜画洞庭灯光艺术季盛大启幕,百名涂鸦师点亮老城墙
- • 5G赋能医疗,远程问诊效率提升60%,乡镇卫生院全面覆盖
- • “临湘采茶山歌大赛开锣,AI评分系统助力非遗曲调传承”
- • 岳阳县“春蕾计划”升级,助力贫困女生全程资助,绽放青春梦想